第154章 相见欢(特鸣谢书友 血泪阎魔 的月_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
笔趣阁 > 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 > 第154章 相见欢(特鸣谢书友 血泪阎魔 的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4章 相见欢(特鸣谢书友 血泪阎魔 的月

  柴宗训以前听张咏详禀过与辽国萧天都交手情形,知此人武艺智计,均不在张咏之下。

  而前世时空时,郭无为正是被刘继元与辽国联手所杀。

  柴宗训颔首道:

  “如此甚好。

  张指挥使这几日从速准备好后,上禀于朕,便即赶往太原相助郭无为,尽快使汉国归于朕大周治下。”

  想到不久后,即将与大辽开战,柴宗训看向殿中右侧的众武将,道:

  “目下全军将士要勤练使用八角锤、破阵刀等克制辽军“板甲”的重兵器。

  不久的将来,朕收取汉国与燕云十四州时,我大周必将有与大辽之大战!

  全军将士要做好歼灭辽军板甲骑兵的准备。”

  殿中众武将皆行礼道:

  “臣等谨遵陛下旨意,定与全军将士苦练武艺,誓要击败大辽,为陛下收取汉国与燕云十四州!”

  退朝之后,柴宗训步行回宝慈殿,陪母后符太后和皇后符蓁蓁及怡贵妃周女英一同用午膳。

  贤贵妃第五朝露因已有孕九个多月,因而在她的会宁殿独自用膳。

  御医推测的预产期在八月中下旬。

  皇长子济宙和长公主渥丹都还才几个月大,由奶妈和嬷嬷们在细致入微的照看。

  膳后闲聊时,符太后等人听柴宗训说到,接收江南之地皆平稳顺利,新政亦推进的迅速,都放心下来。

  符太后道:

  “皇儿英明神武,以仁义相待百姓,减少百姓税赋,难怪这些新纳之地的百姓都心愉诚服。

  皇儿,如今天下可称已皆统一于我大周,不如找个黄辰吉日祭告你父皇和宣懿皇后罢?”

  柴宗训略一沉吟,道:

  “母后,父皇的一大心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。

  当日父皇统军仅一战即夺回了三关三州,惜天不假年。

  儿臣想等收复了剩余的燕云十四州之后,再祭告父皇和宣懿皇后。”

  符太后点了点头。

  皇后符蓁蓁担忧的道:

  “陛下,妾身在大名府时,多听父亲大人和祖父大人谈及辽军之强悍,且现在辽军又装备了能克制我大周神臂弓的“板甲”,现今陛下刚统一天下,征伐燕云倒也不用着急。”

  柴宗训笑道:

  “皇后勿忧,朕大周武风兴盛,承盛唐之风而胜之。

  现在趁辽国财力远不及我大周,军士们装备的“板甲”有限,更应趁早派大军收取燕云十四州。

  否则耶律贤远比其叔耶律璟贤明,在他治理下,辽国国力会渐渐变强,如此,宜早不宜迟。”

  周女英道:

  “陛下所言极是。契丹人狼子野心,只要我中原有机可乘,他们便会想法入侵,陛下是该早日取回燕云才是。”

  从宝慈殿出来后,柴宗训前往会宁殿看望第五朝露。

  第五朝露才在贴身宫女们小心翼翼的侍侯下,擦洗了身子,正挺着大肚子躺在龙床上休息。

  柴宗训在床边坐了下来,握住了第五朝露的手。

  柴宗训微笑道:

  “爱妃为朕辛劳矣!

  朕观爱妃气色很好,届时定能平平安安生下孩儿来。不论是男是女,朕都会对他/她疼爱有加,善加培养,必成社稷之材。”

  第五朝露握紧柴宗训的手,微叹道:

  “有陛下关爱有加,臣妾就安心了。

  臣妾只希望我们的孩儿一生平安幸福就好。”

  三天后的八月十六日过完了中秋节,辰时,准备妥当的张咏入宫拜别皇帝柴宗训,统一万龙骧卫出发前往北汉太原城。

  永宁公主李芳仪直送出汴京城十里。

  临告别时,李芳仪嘱咐张咏道:

  “夫君,此行前去太原,你对萧天都一定要当心,千万莫要因他上次在燕云时对你恭谨无比而掉以轻心,此人实则心思深沉、能屈能伸,心狠手辣。”

  张咏点头微笑道:

  “夫人放心。为夫自小漂泊五湖四海,人心鬼蜮见识的不少,定会听夫人的小心在意。

  夫人在府中照顾好兴儿就好,为夫定会平安归来的。”

  李芳仪虽对张咏武艺和智谋都放心,然而关心则乱,现在也只得忐忑不安的向张咏挥手告别,目送着张咏一行人向北方远去。

  在府中数十名家将、仆人和婢女前呼后拥下,李芳仪坐上了轿子,启驾回“武胜公”府。

  在主殿中坐下休息了片刻,李芳仪令府中设宴,派管家去请兄长李煜夫妇。

  过了二刻多钟,李煜和周娥皇已在管家带领下步入“武胜公”府。

  自抵达汴京以来,李煜一家人在“文华公”府中,生活的颇为自由惬意。

  大周皇帝柴宗训并未对李煜一家人的行为,做任何限制。大周朝廷所派遣府中的数百名下人和家将,也都对李煜一家人十分恭敬。

  双方见礼后,李芳仪引二人走入偏殿入席。

  觥筹交错间,李芳仪询问了二人的近况。

  李煜道:

  “仪妹,陛下确是一代仁君。

  愚兄一家自来到汴京后,从无人限制我们的行止,而爵禄亦丰盈。

  仪妹诚不欺我也。”

  周娥皇笑道:

  “确是如此。

  仪妹,本来妾身和你兄长来汴京时,心中常担惊受怕。现在已在汴京生活了几个月,并无任何不妥。

  可见陛下确是位宽宏大量的仁君,堪比汉光武帝。

  英妹也常召妾身入宫中嘘寒问暖,得知妾身有意完善《霓裳羽衣曲》残谱后,英妹便即向陛下请求派宫廷乐师协助。

  陛下当时就一口答允了,乐师任妾身选用。

  估计再过得几个月,唐明皇时的这份巅峰曲艺杰作,便能够面世矣。”

  李芳仪举杯邀饮了一杯,笑道:

  “兄长,妾身当日早都写书信劝你早日归降的,天命在于陛下。

  可惜,依臣妾猜测,若是兄长能在陛下发圣旨招降时,便即纳土归降,以陛下之雅好诗词,兄长应不失封王之位!如钱国主一般。”

  三人唏嘘一阵儿后,李煜叹道:

  “能得陛下如此仁义相待,臣本应无憾矣,可是这些天来又常常管不住心绪。

  夫人、仪妹,我新近填得一词,还请你二位点评一番。”

  周娥皇、李芳仪皆抚掌笑道:

  “夫君/兄长做的,定是好词!快快吟来,以饱我们耳福。”

  李煜摇头晃脑的将新词念了出来:

  《相见欢》

  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。

  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napd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napd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